发布于:2024-07-09 22:20:12 来源:火狐直播在线看 点击量:14次
即便企业认识到以上问题,仍旧无法快速突围并推动转型,实现总体价值提升。火石结合结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中领先企业的共性,并参照实际项目经验,给出以下6点建议,以期给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一些借鉴与启发。
1、确定场景价值智能制造正在从技术和解决方案驱动转向商业经济价值驱动。企业应首先考虑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实现什么目标、当前业务模式和产品是不是要创新,再据此做核心业务流程的再造,最后评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带来的新业务模式、新业务流程的价值。
领先企业会依据自己特点识别最需实现的价值领域,而后将技术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通过部署相应智能化系统实现价值挖掘。
2、IT与OT融合的顶层架构设计随只能制造的发展,企业应用、数据架构、运营架构都面临新的挑战,企业传统IT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生产流程管理的需求。OT和IT的融合是未来成功实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基础。此外,企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型的成功首先依赖于前瞻性的顶层设计,从这一阶段就开始关注变革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3、务实数字化基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需要企业在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因此就需要企业自动化设备和产线、信息系统架构、通信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方面具备坚实的基础。例如,IOT等基础网络建设到位,设备的自动化和开放程度较高,支持多种数据采集手段,可扩展、安全稳定的IT基础架构,包括信息系统安全和工控系统网络安全的安全体系等。
领先企业通过部署数字控制机床、工业协作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设备和智能产线实现无人车间,再通过物联网或工业互联网架构、电子看板等建立核心生产系统的数字化基础。
对于别的企业来说,从生产自动化入手将是趸实数字化基础的突破口,例如,离散公司能够从打造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单元开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单元是将一组能力相近的加工设施和辅助设备做模块化、集成化、一体化的聚合,使其具备多品种少批量产品的生产输出能力,帮企业提升设备利用率,优化生产。在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公司能够着手通过部署IOT、5G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以实现智能产线、车间以及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4、引入核心应用目前,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高级计划与排程(APS)、制造执行系统(MES)等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必需的核心应用系统并未得到普及。例如,在制药行业,两化融合要求的“普及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并未得到普遍实施和部署。
为了加速智能制造进程,当制定了发展规划、务实数字化基础后,制造企业应积极投资于核心应用系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后,制造企业应更加关注管理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提升和供应链弹性部署。因此,ERP、PLM、ME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核心应用部署应成为企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建设要务。IDC预计2023年,ERP、PLM和客户关系管理(CRM)将成为中国制造业IT应用市场中前三大投资领域,占比分别达33.9%、13.8%和12.8%。
5、实现系统互联和数据集成目前,制造企业数据孤岛、系统割裂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数字化对抗情况严重,造成企业重复投资,智能制造为企业收入带来的回报远低于预期。因此,实现系统相互连通和数据集成将促进企业的跨业务单元和职能部门进行协作,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全面智能化。现阶段企业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展的重点是实现从设备层到工厂层甚至到外部企业的数据纵向集成,以及跨业务部门和组织、跨资源要素的数据横向集成,最终融合成数据闭环系统,即形成所谓的数据供应链。
6、建立持续创新的数字化组织和能力持续创新的体系架构和数字化组织在实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价值目标中扮演重要角色。智能制造的持续演进需要企业尽可能地提高组织架构的灵活性与响应能力,并充分的发挥员工潜能,即建立柔性组织。在柔性组织中,组织将更为扁平,这样才可以随义务需求变化而动态匹配人才ECO。柔性组织需要在“一把手”的带领下,激发员工人人参与的积极性,基于业务需求和员工的能力灵活调动,以满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持续发展的需求。
而在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方面,政府和企业应横纵联合,从内到外构建创新体系。一方面,企业应该与员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合作伙伴、初创企业加强创新合作和培育;另一方面,政府成立专门的创投团队管理创新,例如孵化器、创意中心、创业工厂等,并给予这些机构更多机制体制自由,动态、灵活配置内外部资源,形成持续创新文化和体系。
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其制造基因早已印刻在每个省市的发展中。在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有雄厚制造优势的企业积极发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标杆。另外,有科学技术创新优势的地区,积极布局新兴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本地及区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经火石分析归纳,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1、政策驱动。享受政策牵引,布局新兴战略产业高质量发展。2、存量升级。传统制造从智能装备制造与工业互联技术服务2个方向转型“智”造强区。3、行业势头示范。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行者提供发展范例。4、学术人才支撑。高校资源提供科学技术创新与人才支撑。
在工业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一次次承担着逆袭者的角色,惊艳世界的同时也在挑战着自己的发展极限。而这一次,中国智造的布局前于多数西方国家,在其制造的肥沃土壤耕耘,只不过这次的工具是智能技术与创新人才。中国以区域为单位发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先区探索道路,以政府调控的大手扶持,弥补发展短板,形成产业聚集之势,带动后区;后区按照发展特点,择良方,集所长。
十四五规划中,中央多次强调全力发展数字化的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数字化的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趋势,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是数字化的经济的皇冠,这为发展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必要性再添一笔。
3. 中国工业新闻网 — 屈贤明:从机电一体化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 传统产业并不“传统”(2019年)
【慧灵科技】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化转型卓越服务商奖
【星猿哲科技】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行业卓越技术创新企业奖
【好上好信息】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化转型卓越服务商奖
【忽米科技】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互联网年度优秀解决方案奖
【德克威尔】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行业优秀产品奖
【浪潮云洲】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智造数字化转型先锋人物奖
【和利时】智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行业优秀产品奖
【微亿智造】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化转型卓越服务商奖
【浪潮云洲】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互联网年度优秀解决方案奖
【浪潮云洲】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行业优秀生产性互联网企业奖
【浪潮云洲】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行业优秀产品奖
【忽米科技】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互联网年度优秀解决方案奖
【商越科技】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数字化转型卓越服务商奖
【研华科技】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自动化与数字化行业优秀产品奖
【七通智能】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4中国工业互联网年度优秀解决方案奖
下一篇:中国网络电视台